本周,上证指数累计涨1.19%,深证成指跌0.54%,创业板指跌0.64%。
在指数并没有大跌的情况下,连续4天收盘前10-15分钟国家队都打卡进场。
在国家队等增量资金持续加仓下,ETF市场迎来了新的里程碑,规模突破4万亿。
截至4月17日,全市场ETF总规模达到40038.97亿元,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。其中,股票型ETF为29447.64亿元,QDII型ETF为4970.24亿元,债券型ETF为2392.05亿元,货币型ETF为1738.37亿元,商品型ETF为1465.58亿元。
指数化投资势不可挡,第4个1万亿元仅用时半年有余。首个万亿耗时17年,第二、第三个万亿分别用3年和9个月,而第四个万亿仅半年即完成。
2020年10月,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;2023年8月,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;2024年9月,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;2025年4月,国内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。
本月ETF基金的资金净流入额突破3200亿元。其中,4月7日,股票型ETF获758.13亿元资金净流入,4月8日股票型ETF吸金1095.85亿元,创下股票型ETF单日资金净流入历史新高。
沪深300ETF、上证50、中证500ETF、中证1000ETF等宽基产品最受青睐。4月15日,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总规模再次超过1万亿元,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735亿元总规模位居全市场第一。
从资金具体流向来看,本月以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、华夏沪深300ETF、易方达沪深300ETF、嘉实沪深300ETF的资金净流入额均超200亿元,分别为453.78亿元、353.95亿元、320.29亿元、202.76亿元。
华夏上证50ETF、南方中证500ETF、南方中证1000ETF的月内净流入额均超100亿元。
宽基ETF被大量买入与国家队发力密切相关。去年以来,国家队的资金配置策略开始由个股向被动指数工具倾斜。2023年底,“国家队”ETF持仓规模仅为1225亿元,ETF与个股配置比例为4:96;而截至去年年底,其持有的ETF规模已突破万亿,ETF与个股比例大幅提升至20:80,指数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载体。4月7日,中央汇金、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先后发布公告称增持ETF,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。当日,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662亿元;随后的4月8日和16日,ETF均现明显放量,分别净流入1010亿元、266亿元。
东吴证券表示,“国家队”入市,传统宽基ETF资金形成重要增量。从市场表现结构来看,本轮稳市资金和活跃资金两端均展现出流动性溢价。展望后市,短期在内外环境不确定性交织的复杂局面下,投资者或进一步“求稳”。其中,外部扰动因素主要集中于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,内部不确定性则来源于业绩兑现的压力。在此情形下,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逆势增持、释放出明确的政策维稳信号,形成市场预期的稳定锚。受益于ETF大幅流入的蓝筹权重股或为市场交易阻力最小的方向,建议关注盈利能见度高、现金流充裕、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优质蓝筹标的。
新闻来源 (不包括新闻图片): 格隆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