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委會發表研究報告,指隨著科技進步,遙距醫療變得更普及,令大眾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,成為一種新趨勢。然而相比其他地區,香港在應用遙距醫療方面採取較為審慎的態度。公營醫療方面,醫院管理局自2021年起透過「HA Go」流動應用程式提供遙距醫療服務;惟私營醫療方面,市場缺乏完整的遙距醫療服務提供者名單。
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,消委會認為有需要將遙距醫療納入現有的醫療體系及完善監管框架,並審視遙距醫療服務提供者的營商手法及服務條款,以識別潛在問題;該會亦提供建議促進在香港持續發展遙距醫療。
相關內容《大行》瑞銀列出港股第二季南向資金流出最多的港股名單(表)
該項研究以混合研究方法探討私家中西醫提供的「遙距診症」服務。研究揭示多項與遙距醫療相關的根本問題,包括監管框架分散、服務提供者之間的法律責任不明確,以及保險保障範圍不確定。
在營商手法方面,研究亦發現多項問題,包括資訊透明度不足及含糊不清、可供選擇的中西醫及診症時段不足導致消費者缺乏選擇、操作支援不足,以及對遙距醫療平台或通訊工具的私隱及安全性存疑。
為透過優化管治及提升市場透明度,以賦權消費者並加強使用遙距醫療服務的保障,消委會提出5大建議:
(1)加強對提供遙距醫療服務的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引;
(2)優化管治以涵蓋遙距醫療平台及通訊工具;
(3)提升遙距醫療的市場透明度;
(4)提高遙距醫療服務的可用性;
(5)教育和支援消費者安全使用遙距醫療服務。
相關內容《大行》高盛:HIBOR回升符預期 銀行股中僅籲買入滙控(00005.HK)
消委會提及,保險公司在設計醫療保險計劃時,應將遙距醫療服務納入考量。作為中期措施,該會建議保險公司考慮擴展醫療保險保障範圍,更廣泛地涵蓋遙距醫療,以減少病人在使用遙距醫療服務時的財務憂慮。
至於現有的醫療保險計劃,應考慮為常見的遙距醫療服務(例如遙距診症、跟進護理服務、藥物等)提供保險理賠安排。遙距醫療及當面診症服務的理賠標準應該一致,以確保病人獲得同等保障。(da/a)
AASTOCKS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