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rnstein發表研究報告指,雖然小米(01810.HK) -0.200 (-0.458%) 沽空 $11.78億; 比率 17.066% 短期內面對不利因素,近期的股價調整反映市場對電動車訂單需求、IoT業務增長放緩及內存成本上升的憂慮。不過,該行對小米的高端化和強勁的海外擴張保持樂觀態度。
該行提到,小米在中國的高端智能手機比例由2021年的17%上升至今年次季的28%。平均售價由2022年的2,000元人民幣以下,增至今年首九個月的逾2,500元人民幣。17系列的首月銷售增長25%,其起售價為4,499元人民幣,幾乎是其產品均價的兩倍,顯示出高端消費者需求強勁。該行認為,小米的品牌優勢在於其性價比和生態系統,其技術實力和性能進步亦受到認可。然而,小米仍需提升其操作系統,以進一步提升技術形象。
相關內容《大行》 滙研降小米(01810.HK)目標價至65.4元 電動車產能與智能手機利潤率拖累近期股價
該行予小米「跑贏大市」評級,目標價由60元下調至57元。由於補貼逐步取消及競爭加劇,該行調降IoT業務的預測;因應電動車交貨量上升,調升電動車業務預測。(sl/u)(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。沽空資料截至 2025-11-13 16:25。)
AASTOCKS新聞